商業模型是企業實現盈利和增長的戰略框架,描述了如何創造、提供和獲取價值。在大數據時代,商業模型的重要性日益突顯。建立商業模型並藉助資料分析優化商業模式,企業能更深入、準確地理解市場、客戶需求和競爭環境,制定智慧決策,提升競爭力和盈利。
為了更高效地建立商業模型,企業需要強大的BI工具,特別是自助分析工具如FineBI。這些工具助力企業挖掘資料、視覺化業務指標,理解商業模式,包括盈利來源、關鍵夥伴、客戶羣,幫助企業實時監視業績,識別趨勢,靈活調整戰略,適應市場變化。
今天,軟妹將帶領大家深入探討商業模型,從定義起,強調商業模式圖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藉助商業模式資料分析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。我們還將介紹各種商業模型作為關鍵工具,支援戰略分析和可持續增長。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企業家,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有關商業模型的深入見解和實用建議~
文中所有的商業模型看板均由機能豐富好用,人人可用的大數據分析工具FineBI製作,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下方按鈕,免費試用FineBI,和軟妹一起開始今天的商業模型搭建之旅~
一、什麼是商業模型?探索商業模式成功的基石
商業模型是企業用來實現盈利和增長的戰略框架。它描述了企業的商業模式,以及如何創造、提供和擷取價值,透過哪些方式賺取利潤。商業模型是成功的基石,因為它決定了一個企業如何營運、如何吸引客戶、如何管理成本,最終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。瞭解和優化商業模型對於企業商業模式的長期成功至關重要。
同時,商業模型會給企業提供一種視角或思維框架,進而幫助企業建立起觀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視角。透過對商業模型的學習,能提高企業成功的可能性,幫助企業優化商業模式避免失敗。
二、商業模式圖:圖解企業商業模型的商業模式九宮格
商業模式圖,又稱商業模式九宮格(Business Model Canvas,簡稱BMC),是一種工具,用於視覺化呈現企業的商業模型。它將商業模型的各個要素,如價值主張、客戶細分、渠道、客戶關係、收入流、關鍵資源、關鍵活動、合作伙伴和成本結構,以九個格子的形式清晰呈現。這種圖表有助於企業更好地理解和傳達其商業模型,規劃戰略、分析潛在機會和優化營運。商業模式圖的概念最早由瑞士商業理論家和企業家Alexander Osterwalder於2004年提出,後來與他的研究生導師比利時計算機科學家Yves Pigneur合著《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》。該書詳細解譯了商業模型圖的使用方法,幫助企業描述其商業模型。
商業模式圖,或者說商業模式九宮格,由以上九個元素/區塊組成,包括目標客戶羣、客戶關係、通路渠道、價值主張、關鍵活動、關鍵資源、關鍵合作伙伴、收入來源和成本結構。這種視覺化概念的應用,指明了企業管理者思考企業佈局的方向,也為規劃商業模型策略奠定了基礎。下一段軟妹將藉助自助分析軟體FineBI,用商業模型實際案例介紹在這九大元素的基礎之上,企業優化經營業務常用的一些商業模型。
三、五個商業模型助力企業戰略決策
1. Kano分析商業模型
Kano商業模型是由日本學者狩野純一(Noriaki Kano)在1980年代提出的質量管理和產品開發框架的商業模型,用於幫助企業瞭解和滿足客戶需求。該商業模型將產品或服務功能劃分為五個不同的類別,以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的優先級,進而更好地理解客戶商業模式並滿足客戶期望。這五個類別分別是:
- 1. 基本需求(必須滿足):這些是客戶期望的最基本需求,如果產品商業模式或服務缺乏這些功能,客戶會非常不滿意。它們通常被認為是標準的要求,沒有特殊的差異化。
- 2. 期望需求(希望滿足):這些需求是客戶期望滿足的,但如果沒有它們,客戶不會感到特別不滿意。它們通常是市場標準,但仍然重要,因為它們有助於維持客戶的滿意度。
- 3. 令人驚喜的需求(令人高興滿足):這些需求是客戶沒有明確要求的,但一旦提供了,會讓客戶感到愉悅和驚喜。它們通常是產品商業模式或服務的亮點,能夠增強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。
- 4. 無差異需求(無差異):這些是客戶不關心或不注意的功能,無論是否提供,都不會影響客戶的滿意度。它們不會為產品或服務帶來競爭優勢。
- 5. 反向需求(反向滿足):這些是客戶不希望的功能,如果存在,會讓客戶感到不滿意。它們通常是不必要的功能,會增加成本並引發負面反應。
使用Kano商業模型,企業可以更好地瞭解客戶需求和企業的商業模式,並根據需求的優先級來設定商業模式或產品服務的功能特性。透過了解不同需求型別,企業可以更聰明地分配資源,確定滿足基本需求的同時,提供令人驚喜的特性,進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Kano商業模型實戰分析
那麼,如何利用Kano商業模型來輔助業務決策呢?接下來,軟妹將透過一個實際案例來進行商業模型解譯。
想象一家公司即將推出A產品的新版本,產品經理小B收集了來自不同渠道的產品功能更新需求。為了確定哪些功能真正需要進行更新,小B決定採用Kano商業模型進行需求分析。
在這次的資料分析實例中,我們將使用商業智慧自助分析工具FineBI。
FineBI是一款企業級商業分析工具,它提供了快速構建各種業務模型的自助式分析平台,廣泛用於各種業務的資料分析任務。
FineBI以其專業、簡潔且易於使用的特點脫穎而出。使用者介面清晰明瞭,流程易於理解,每個功能模組都被明確定位。透過FineBI的自助資料集功能,普通業務人員可以輕鬆地透過拖曳及放下操作進行資料篩選、切割、排序和彙總等操作,進而自主、靈活地獲得他們所需的資料結果。此外,FineBI還提供了智慧圖表推薦和儀表板功能,幫助使用者將資料視覺化呈現,使資料更加直覺和易於理解。
搭建商業模型第一步:設計調查問卷
在進行Kano模型分析之前,一般需要進行使用者調查,通常以矩陣量表的方式讓使用者對功能進行積極和消極評估。以具體範例來說,評估可以分為五個級別:“我非常喜歡”、“應該如此”、“無所謂”、“勉強接受”、“我非常不喜歡”。
搭建商業模型第二步:處理問卷資料
在FineBI的自助資料集中,使用者只需透過編輯欄位,就可以輕鬆完成許多資料處理任務,例如常見的篩選、分組彙總、新增欄、排序、合併等功能。
小B將經過清洗的資料上傳至FineBI,並對這些資料進行了五步的處理。
- 1.新增自助資料集,並選擇所需欄位
- 2.新增欄“合併態度”,將“增加功能態度”和“不增加功能態度”合併。
- 3.根據使用者反饋定位功能對使用者的需求。
- 4.新增欄“型別”以確定需求型別。
- 5.使用“分組彙總”功能獲取每個功能在不同需求型別下的使用者數量。
搭建商業模型第三步:將分析結果視覺化呈現
藉助FineBI的儀表板功能,使用者可以使用各種視覺化組件展示資料。FineBI內建了超過五十種不同型別的視覺化圖表,包括柱狀圖、折線圖、雷達圖、散點圖、詞雲圖等,幾乎可以滿足使用者所有的視覺化需求!
小B開啟儀表板,建立一個新的組件,選擇剛剛處理過的自助資料集。然後,透過點選操作進行資料篩選,將所需的維度和指標拖曳及放下到組件編輯框中,並新增了"better-worse"係數。
搭建商業模型第四步:分享分析結果
最終,小B生成了以下的better-worse四象限分佈圖。FineBI提供多種個性化的儀表板分享功能,這些功能使得分享儀表板變得非常便捷和安全。
FineBI支援的儀表板分享方式包括:
- 1.平台內分享:您可以直接將自己建立的儀表板分享給指定的部門、使用者或角色,以共享資料洞察。
- 2.申請發佈:業務人員也可以向管理者申請將其分析儀表板發佈到平台目錄,其他具有相應權限的使用者可以查看。
- 3.建立公共連結:您還可以建立公開的報表連結,讓外部人員在平台外部查看報表。
2. RFM商業模型
RFM商業模型是一種評估客戶對公司的價值的方法,它主要依賴於三個商業模式關鍵指標:
R(Recency):這指的是客戶最近一次購買的時間,也就是距今最後一次下單的時間間隔。這一指標與客戶流失和再次購買的關係密切。
F(Frequency):F代表客戶的購買頻率,即在一定時間內客戶購買產品或服務的次數。這個指標反映了客戶的活躍程度,頻繁購買的客戶更可能成為忠實顧客。
M(Monetary):M表示客戶的消費金額,也就是在特定週期內客戶在平台上花費的總金額。這一指標直接反映了客戶對公司的貢獻價值。
透過綜合分析這些指標,RFM商業模型有助於我們瞭解客戶的消費行為,進而更好地理解他們對公司的價值。
RFM商業模型實戰分析
接下來,軟妹將帶領大家直接開始RFM商業模型分析的實際操作。使用FineBI搭建RFM商業模型無需編寫代碼,非常方便!點選下方按鈕,立即免費試用吧!
以下是使用FineBI製作RFM商業模型圖的簡要步驟:
1.人羣劃分:根據實際業務需求將客戶分成不同的羣體,通常根據基本屬性(如性別、年齡、地域)、興趣屬性(如媒體偏好、交易行為)和自訂屬性(根據行業特徵定義的屬性)進行細分。
2.明確指標:計算每個客戶的RFM指標,使用客戶姓名、消費時間和消費金額等欄位進行計算。這些指標可以根據行業特點進行靈活調整,以更好地反映客戶與公司的互動。
3.連結資料: FineBI支援多種資料連結方式,可以從不同的資料源中獲取資料。無論是透過Oracle等資料庫連結還是匯入Excel表格,都能方便處理非實時資料。FineBI還提供自助資料集功能,可輕鬆整合多個資料源的指標進行分析。
4.資料清理:在進行資料分析之前,需要對資料進行初步加工,篩選出髒資料,如空值、異常值和特殊正文顯示等。FineBI提供了多種資料處理功能,包括過濾、分組彙總、排序、合併和聚合等,用於资料清理。
5.指標切分和設定臨界值:為了將客戶分為八個象限,需要對指標進行切分並設定臨界值,通常採用等頻或等寬的方法進行切分。FineBI的聚合功能有助於識別不同特徵的資料,以找到大數據中的“中心點”。
6.客戶分類:劃分好三個指標後,將它們組合以得出八種不同的客戶型別。FineBI可幫助將客戶細分,並製作視覺化資料分析儀表板,以便根據需求進行客戶分析。
3. AAARR漏斗商業模型
AARRR商業模型,也被稱為漏斗商業模型,是在使用者營運程式中廣泛使用的一種資料分析模型。該模型涵蓋了使用者增長的五個關鍵指標,包括使用者獲取、激活、留存、收益和傳播。
AAARR漏斗商業模型實戰分析
接下來,軟妹就將使用商業智慧自助分析軟體 FineBI 實際製作一個AAARR漏斗商業模型來進行用戶留存分析。
使用FineBI製作使用者留存漏斗模型圖,基本只需兩步:
1.匯入資料:在FineBI中匯入資料,進入自助分析資料集,並使用FineBI內建公式計算各種留存率,如一週留存率、兩週留存率、30天留存率等使用者留存資料。
2.資料視覺化:使用漏斗圖來視覺化不同型別的使用者的使用情況。
最後將五個AARRR Funnel的發展過程合併,就能得到一個非常全面的AARRR分析圖,如下圖所示:
4. BCG波士頓矩陣商業模型
BCG矩陣,又稱為波士頓矩陣或市場增長率-相對市場份額矩陣,是一種圖表,最早由布魯斯·亨德森在1970年為波士頓諮詢公司設計,因公司簡稱BCG而得名。
BCG矩陣實際上是一個2x2的矩陣圖,橫軸表示市場份額(反映企業實力),縱軸表示銷售增長率(反映市場吸引力)。透過這兩個商業模式指標,可以分析和決定企業的產品組合。
以企業的銷售增長率作為縱軸,市場份額作為橫軸,將座標圖劃分為四個象限,每個象限代表不同型別的產品,分別是“問題產品”、“明星產品”、“金牛產品”和“瘦狗產品”。
BCG波士頓矩陣商業模型實戰分析
軟妹將使用大數據分析軟體FineBI,以某廠家的客戶數據為例,來分析一下消費者消費能力和消費頻次。
使用FineBI製作使用者留存漏斗模型圖的步驟如下:
1.匯入資料:在FineBI中匯入資料,進入自助分析資料集,使用FineBI內建公式進行資料處理和分析,計算客戶訂單的平均價。
2.資料視覺化:利用散點圖將經過資料處理的資料進行視覺化展示。同時,建立鑽取目錄,將客戶名稱拖曳及放下到分析欄位中,以建立客戶型別欄位。還可以新增警戒線來衡量資料。
這樣,一張動態可進行鑽取分析的波士頓矩陣商業模型圖就做好了。
5. ABC帕累托商業模型
ABC分析法,也稱為帕累托法則或柏拉圖分析,是一種基於帕累托最優原則設計的分類方法,常用於庫存管理和銷售分析等領域,也被稱為選擇性庫存控制。
帕累託分析基於20/80定律原理,即80%的效益通常來自於20%的投入,而另外80%的投入只產生了20%的效益。這意味着相同的資源投入在不同領域會產生不同的效益。
ABC帕累托商業模型實戰分析
使用FineBI製作帕累託商業模型圖的簡要步驟:
1.匯入資料:在FineBI中匯入資料,進入自助分析資料集,使用FineBI內建公式對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,計算總銷售金額,並按商品進行彙總,生成銷售明細表。
2.資料視覺化:直接將資料拖曳及放下到相應的橫縱座標上,選擇自訂圖表,將銷售額設定為柱形圖,累計佔比設定為折線圖,並調整漸變色。
建立了帕累託商業模型後,可以將產品分為A、B、C組,根據產品的效益分為三個等級,然後可以根據這些等級投入不同程度的資源,以獲得最優效益。
以上就是關於五個常用商業模型的具體制作和使用方法~ 一旦掌握了商業模型的構建和分析方法,我們的商業營運就能更有針對性。
在本文中,所有的資料分析圖表和儀表板都是使用FineBI工具生成的。FineBI是一款自助式大數據分析的BI工具,相較於Excel,它更加簡單易學。它具備自帶資料庫連結和資料視覺化處理等功能,避免了複雜函式和公式的煩惱,節省了大量的資料處理時間。此外,FineBI的資料視覺化分析功能非常強大,只需拖拽操作就能生成精美的視覺化分析報表。
熱門文章推薦
2023-09-28 • 2 min read
數位化轉型:深入探究庫存管理與倉儲管理優化
庫存管理是與商品、服務和交易密切相關的關鍵領域,它在各種企業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透過科學而有效的倉儲管理,企業可以更好地處理供應鏈的各個環節,包括採購、供應商支付、發票處理以及賬款整合。特別是在零售業和製造業,庫存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。
2022-12-28 • 2 min read
一文講透如何進行用戶留存率分析,提高客戶忠實度!
客戶留存率指企業或者產品在某段特定的時間內留存的客戶數量。它以百分比的方式呈現出了客戶對產品的忠誠度和黏著度。留存率不僅是個可以反映黏著度的指標,更多地反映產品對使用者的吸引力。本文將詳細解讀各種留存率計算方式,以及教會大家如何快速進行用戶留存率分析來制定用戶留存的策略,從而提高用戶留存率,建立忠實客源的基礎。
2022-12-27 • 2 min read